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个人思想总结报告(3篇)

大学生个人思想总结报告(3篇)

来源:99网

大学生个人思想总结报告

  当太多太多创业的名人佳绩出现在眼前,身处象牙塔的学子不愿在一旁观望,跟随着前辈们的足迹,纷纷跳入创业的大潮。可成功是难以复制的,创业初的一腔热血未必就能换来财富与经验。资金的匮乏,管理经验的缺少,市场调研的不全面,社会、家庭的冷眼相对,都不断地对那些毅然走在创业路上的学子们以打击。

  近日,在网上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并开设了社会范围调查问卷“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同步进行,意在真实反映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是本次调查的初衷,同时将其理解与广大群众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作比较,突出大学生对创业的新看法,新视点,新需求。

  一、大学生创业调查

  “大学生创业”网上调查历时一个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样本。其中约四分之三为男性,女性受访者仅占25.1%;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63%;18岁以下有17%的受访者。分列受访人数的前三位,比例为15.8%、10.2%、9.7%。43.9%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41%;硕士也到了近3%。整个受访者中,在读学生与应届生相加比高达59%,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17.2%的比例。

  二、创业深入学子心

  调查的首题为:“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所谓冲动,便是一刹那,一瞬间的感性认识。无须具备条件,也无须考虑结果与后果。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而在其余96.4%有冲动的学生中,有近7%的学生有冲动并已着手开始了创业。绝对的占有率告诉我们,创业概念已在大学生的心里普及。

  三、创业目的多样化

  求学,做事总应有个原因与目的,方能选择方法去达到,去实现。创业只是手段,背后的原因、目的则各不相同。有35.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这比“积累财富与经验”的选项高出7.6个百分点。可见,财富与价值之间,大学生们并不一味青睐后者。更有趣的是,在传统的自身价值、财富、经验、之外,调查还发现,有18%的学生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多达9%的学生创业只是单纯的不为别人打工。喜好与个性渐渐成为了创业的原动力,但也表明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学生觉得创业不识为就业的一条出路,显然这部分学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艰难和创业带来的好处,未能正确看待“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不过,学生对创业目的很明确,但对创业本身的预期却显得含糊不清。在“您对创业的预期”调查选项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只作过渡打算,没有明确预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学生,虽然也有50%多,但相信其中绝大部分学生仍不透彻明了上市的过程及意义,更多的只是一种希望或奢望。

  四、“最佳时机”与“最适合行业”

  可能是出于理论加实践更合理的因素,80%的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几年后是创业的最佳时机,13%的学生则认为在校创业是最适合的选择。当被问及哪类行业最适合大学生创业,服务业脱颖而出,占到31.7%,快速消费品和批发零售业跟随其后,分别达到23.5%、22%。而被事实证明,能获取最大利润之一的it业却只有21%的学生选择。

  虽然两个“最”是大学生心目中的之最,并不起任何指导作用,却也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行为与意识同步,与其说是学生们的认为,倒不如说是他们未来创业的方向。

  五、缺少启动资金成为创业杀手

  时机充分,目的明确,软性条件似乎都不成问题。但仅有7%的创业人数则清楚的说明,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严格的说还不具决定性。是什么阻碍了更多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地走向创业路?“缺乏启动资金”首当其冲,数据显示,有45.5%学生的创业梦为此搁浅,“资金匮乏”俨然已成为了大学生创业最为凶猛的拦路虎。而“缺少社会经验”和“缺少企业运作及管理网经验”这两个大学生的先天不足问题紧随其后,分列二三位,占到24.8%和20%。不得不承认,除去两个极少能获得第二与第三位选项资本的学生,前三位“一无所有”,但却有着创业想法的学生占到了大多数。

  同时,4%的学生表示,合伙人是当前自己最缺少的创业条件。“专业知识”也有3.4%的学生觉得自己还未能达到创业的标准。

  六、“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调查

  “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收到1535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占到67.5%;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58%;18岁以下有18%的受访者。市的受访者居各省市之首,占22.8%,市的受访者为12.8%,市的受访者为11%;43.1%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35.4%;此篇调查的所有受访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访者也达到了15%。

  在成都,已毕业的创业大学生当中,67.3%的人有盈利;未毕业的创业大学生当中,只有36.8%有盈利。这组对比数据,是《成都大学生创业状况》网(以下简称“调查”)近日披露的。2年,团成都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创业者,决定摸清这个群体的基本情况,于是联合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展问卷调查。

  其中20xx份问卷针对在校大学生,回收率为84.7%;1000份针对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回收率为98%。调查组还对成都市5个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

  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实践教育,对于创业基本知识的认知不足,创业能力亟待提升。

  七、就业状况好的工科生创业的少

  成都市高校开设的专业中,工科最多,占31.9%。调查结果显示,创业者当中,工科专业的仅占10%;经济学专业的最多,占26.3%;第二是管理学专业的,占14.3%。

  大学制造工程与科学学院的20xx级本科生周宇,是个地地道道的工科生,曾经一度有过创业念头的他,毕业前半年就被一家公司提前“预订”。3000多元的月薪让他安稳地当起了上班族。调查认为,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创业关系密切,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了解企业发展和市场运作,因而选择创业的比例较大。工科生的就业状况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因而选择创业的比例较小,这也反映出自主创业大学生中,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支撑创业的比例较小。

  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者在把握创业机遇时,对的`依存度较大,基于的组织号召、引导而走上创业道路的占38.75%。创业者尤其在资金方面对具有较大的依赖性,遇到资金不足等财务问题时,26.8%的创业者倾向于找部门申请资金。正在创业的大学生中,对“最应该做的工作”的选择,最多的是“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制度环境”,占60.9%,可见大学生创业对的渴求度。

  八、已毕业的创业大学生67.3%有盈利

  毕业以后,于年中旬开始创业,正在运营成都的大学生购物网站——同校网。同校网经营网络覆盖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位于成都的高校。告诉记者,按目前的经营状况看,到年5月才有可能实现盈利,这意味着自己还要想办法筹集资金,至少再支撑一年时间。

  调查显示,成都市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无盈利的占32.7%,月收入0.3万元以内的占48.4%,0.3万~1万元的占16.1%,1万~5万元的占1.9%,5万元以上的仅占0.8%。在校的大学生创业者则差得很远,63.2%没有盈利,创业收入在500元以内的占24%,500~1000元的占10.1%,1000~3000元的占1.8%,3000~5000元的占5%,5000元以上的仅占4%。

  盈利不易,让这样的创业大学生开始清醒地看待企业成长。起初想一年内做成本地大学生购物的第一门户网站,现在,他的目标是把网站支撑下去,“在盈利之前不死掉”。自己目标的转变,认为最大的原因是缺少创业教育和实践。

  调查印证了的感受。有38.2%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培训或讲座,30.4%的学生参加过1~2次,只有9.3%的学生参加过5次以上。而在“大学生对培训和讲座认同度”的调查中,认为“有些帮助”的占40.8%,“一般”的占29.8%,“帮助不大”的占14.8%,“帮助很大”的仅占11.3%。大学生对创业培训的认同度不高,表明创业培训的质量有待提高。

  九、建议创业培训课程作为大学必修课

  “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创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团成都副惠朝旭表示,健全创业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

  调查发现,成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实践教育,在获得创业知识的途径调查中,10.3%的大学生选择老师授课,52.9%的大学生选择亲身实践。“用亲身‘试水’的方式来培养创业能力,对大学生来说,风险太大,成本也太高。”说。

  调查认为,目前的创业教育相对缺乏,已有的教育形式也多停留在讲座、演讲、选修课等理论层面,并且质量不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式就更少了。调查因此建议,创业教育可以将市属高校和中职院校当成突破口,开设kab创业培训课程,作为必修课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加强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以创业夜校”、“创业训练营”等形式开展培训。与高校建立创业课程体系相呼应的,是应该依托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对正在创业的大学生进行指导,定期组织专家对初创企业进行巡诊,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同时根据创业者的实际需求,开展市场营销、企业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除此以外,有关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比赛,应得到格外关注。团成都创业办公室的范才全特别列举了调查里的一组数据:参加过挑战杯、成都青年创业大赛、科技竞赛获奖的大学生中,23.2%正在创业,48.4%毕业后打算创业;没有参加过这些活动的大学生,正在创业的仅为9.2%。

  调查建议,应充分发挥团组织作用,动员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并举办规模大、层次高的创业大赛,让大学生通过比赛积累更多的经验。

大学生个人思想总结报告

  大一的生活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回首一年走过的路,从对大学的无限憧憬,到对大学的真实的理解,都是在无形中形成的,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自己经历多了,从而也理解的更深刻了。

  在大学的第一学期里,想多多锻炼自己的能力,就把学习和工作都看得很重要,就想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和组织来证实自己的能力。于是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表现自己得组织能力,在工大第二届Class-T-shirt设计大赛中,参与班服设计中,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设计中,课程拉下了,活动结束再补。最终获得第七名的好成绩。只有在参与活动的组织中,才能培养自己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也许我是幸运的,付出了还有收获,但我感觉做一件事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自己在过程中自己所收获的。感受友谊的珍贵,学习并体会团结和协作的精神。

  在大一上学期担任班级宣传委员的职务,让自己感受到自己对班级所承担的责任,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注重班级的集体利益。它让我感受到要做到在其位谋其职的困难,但职业精神是不能丢的。我做到了。为班级活动作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在大一的下学期里,我担任了班级团支书的职务,它让我的生活更加忙碌了,让我更加注重自己能力得培养了。我把握好学习和工作的尺度班级活动在我们的策划中,班级活动呈现规模化、实用化了。

  在参与院五四团支部竞标中,我在制作班级材料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觉到自己在工作上的不足,当一个班委不难,但当一个优秀的班委不简单。在心理健康活动月来临之际,在我的策划中,班委的集体参与下,顺利的举办了土建学院大一新生心理解析报告会。在班级爱心助学活动的拓展中,我组织班级成员区农村支教,此次活动让我感受创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大一的生活就这样过去,让我有太多得感触,太多得感慨。紧张的学习生活,在我还没有细细品味出它属于哪种滋味时,就突然结束了。这可能是太投入的原因吧。时间,不会因为我们的投入与不投入而放慢它的脚步,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掌握更多的学习知识点,才是最重要的。我发现通过大学的教育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最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为我终身的继续学习,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大学的学习形式,提高了我的学习能力。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自己还是所知甚少的,我觉得自己现在还是很稚嫩。我们应该把学习当作一种兴趣,而不是把它看成一个包袱在学习的同时注重自己的各个方面能力得培养。我认为只有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学习型创新人才。

  大学生大一学年自我总结200字三:

  春去秋来,时间悄然而去,我们迎来了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想拽住时间的尾巴,可是却抓不到,不禁有些许伤感。蓦然回首,感慨颇多。

  新的学期又要到来,这也意味着我们要升级当学姐学长了,让我不得不再次感叹时间飞逝,是啊,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还是一个刚毕业的高中生而已,头上还套有高中生羞涩的圈圈。而现在已经是一名大学生,而且还是一名大一毕业生。我们弄不清楚什么时候褪去了新生的外衣,这会心里更多的是老生的滋味,仿佛一切都在一夜之间变老,让人猝不及防,来不及多多回忆大一的种种,暑假结束后我们就要开始步入另外一种生活去了。

  大一,说是辛劳却也会很充实,说是疲惫却也觉得那是一种享受。是啊,付出了并有所获,心里总会有些许安慰吧,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个人看法而已,更多的人会有更多的感受与遭遇,酸甜苦辣,冷暖自知。

  去年的我,怀着一颗倔强不服输的心进入大学,在经历大一新生都要经历的过程,此时眼中又多了一份忧郁。没有了在高中时对大学的美好向往,也没有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大一,这一年,经历了太多,经历里一些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一个人努力,一个人生活,一个人适应,一个人实践。印象更深地是走访贫困村和心之乐敬老院之行,那些老人,那些无奈,那些无助,都深深烙刻在我的心上。

  大学生大一学年自我总结200字四:

  时间是最经不起浪费的东西,一转眼三个月的暑假就结束了,而我们也步入了大二的`生活。

  大二了,意味着离我们进入社会又近了一步,回望过去的一年,从我们初来大学校园,还是一个蒙头蒙脑的小子,到现在已经有所蜕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在大一刚进校时,我竞选成为了班上的班长,这是我的荣幸,能为这么多同学服务,也能锻炼自己的能力,我感到很高兴。刚开始开展工作时,出现了许多不顺利的事情,比如同学名字叫错,出现问题不知道怎样合理的与沟通等等,还是闹了许多笑话。不过我不在意这些,因为一心想把班级建设好,再丢脸也不所谓。后来通过辅导员的指导,和自己的观察与学习,我慢慢的了解的班上的同学们,工作也慢慢开始变得顺手起来。人嘛,总是要通过学习才能得到提高。

  其实在我高中的时候,我们高中的班级气氛很和谐,大家相互的就像一家人,那种感觉很好。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大学自己的班级也建设成那样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我也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不过现实总是没有想象的美好,由于大学同学们上完课就各自忙各自的,平时除了上课也很难聚一起,我这个想法就碰壁了,不过我还是相信,只要凭真诚待人,别人也会诚心对你,我要建设的班级氛围就是这样的。

  当然,在大一这一年的班级建设工作中,我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需要去弥补,比如叫通知事情给班上同学,有时没放心上,就会搞忘,造成了一些麻烦,给同学们带来了些许不便。还有就是我个人自身的惰性意识还需要约束好,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自觉性,许多东西都还等着我去学习。

  大二了,这学期我们换了辅导员,是一个年轻,向上,充满热情的帅小伙,年轻人激情和斗志很重要,我愿与新辅导员共同成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开展好班级工作。对于自己,大一还是虚度了一些光阴,遗憾的是英语3级没考过,专业知识也学到不牢靠,只能说勉强过得去。这学期开设了更多的专业课,不能再浪费时间了,大二一结束就要面临出去实习,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专业学好。自己在学历上已经落后于本科生,就更应该在专业知识上弥补到位。在此给自己的大二生活计划了三句话:好好学习,好好锻炼身体,好好生活。把握好大二这一年,做些有意义的事,不再浪费青春。

大学生个人思想总结报告

  加入恒大地产南宁公司工程一部已有五个月了,在领导的关怀下,同事的配合下,顺利的在本职岗位上完成各项工作,在这五个月的时间里,与施工方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协调处理了水电安装施工中的各种问题,保障了水电施工的质量、进度和目标的完成。

  在恒大的这五个多月,我深深被公司浓厚的管理文化感染。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壮大的根基,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恒大集团始终贯彻“质量树品牌、诚信立伟业”的企业宗旨,坚持落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努力拼博、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树立“精心策划、狠抓落实、办事高效”的工作作风,并始终贯穿于我们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以“努力实现规模一流、品牌一流、团队一流”为战略目标。公司标准化管理、计划管理模板是公司管理制胜的法宝。如不对事情精心策划,实现目标是非常困难的,我在其中深刻体会到精心策划这一宗旨的真谛,无论工作大小,任务轻重,都要精心策划,狠抓落实。地产开发和现场施工,不是工业化生产,很多事情和工作都存在变数,每天都存在一定的工作困难,所以执行力成为工作落实的有力考验。对项目部发生的诸多问题,合同是管理的工具,是执行的依据,只要不依合同办事,项目部就要坚决执行合同,照章办事,按制度处理,这就是恒大的魅力,这也是很多公司怎么学也学不到的。恒大的执行力是一般单位所做不到的,怪不得社会上有“任何一家企业的执行力都不会超过恒大”的论断。

  在这段时间,我了解和熟悉到了恒大的办事制度和运作模式,公司全面细致的工程管理手册也让我对各项工作都能比较快速的`入手,平时一有空闲时间就去看施工及验收规范、图纸等。工程材料的进场验收、主体的水电隐蔽验收,各种相关台账的建立等都让我更深刻的学习了公司的制度,对工程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办事流程都有了更深刻学习和认识。

  同时也培养了我的沟通、协调能力。作为现场工程师,对外需要和施工单位、部门等交流,对内需要和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同事协调,所以沟通协调能力尤为重要;在工作中出现困难时如何快速灵活地转变沟通方式,针对不同的部门、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交流是我不足的地方,也是能力的一个增长点;在日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自己的沟通技巧,适时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去突破思维,解决困难。在工作中,对事情的策划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情无论大小,关键在于策划,策划不在大小,关键在于精心;工作只有通过精心策划,了解整个事情的始末,事前事后需要做哪些准备,只有将所有可能的突发情况,最差的结果等等都作为变量加入到工作策划当中,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工作中,让我也体会到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和沟通协调能力方面的不足。工作中犯过的错误,也让我学了不少的东西,工作中的失误让我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须事先准备充足,只有对自己对整个过程心中有数,对所有细节了如指掌,同时对制度规定合同条款等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在和施工等单位的沟通中才会有理有据底气十足。在这五个月的工作实践中,常常感到自己的专业技能仍有所欠缺,在未来的工作中,不但要注重自己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而且要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杜绝直线思维,对于困难多思考其变通解决之法,认真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养成严谨细致、效率为先的工作作风。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能整天如同机器或者说行尸走肉一般为了工作而工作,必须在工作完成之后及时总结并时常温习,这将极大地提高此后工作的效率。勤于思考就是精心策划,勤于实践就是狠抓落实,只有做到二者,方能铸就恒大的办事高效。

  20xx年已成为过去,20xx年的重中之重就是主体楼栋毛坯对外开放工作和室外综合管网工作,有些工作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必须在工作尚没有到来之前做好学习工作,要对整个工艺流程有比较熟悉的了解,否则到时候必然会措手不及。

  总结了一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个别工作做得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改善;在新的一年里,我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增长专业水平,完善自己各方面的不足,为公司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