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隔靴搔痒造句

隔靴搔痒造句

来源:99网

隔靴搔痒的造句有:但这只是隔靴搔痒而已,因为阴谋论都是自动生成的。这位来宾尽说些大话、空话、假话,完全是隔靴搔痒,他的话解决不了学校存在的任何问题。

隔靴搔痒的造句有:矮个男人的扭曲煽动着他内心的某处,但总像隔靴搔痒,为了能更接近他渴望达到的某个顶点,他解开了绳索……矮个男人一跃而起,身体在半空中扭成“”。毕竟,蓝灵的神格档次比太岳要低,而且只能以分身去引领自己的附属文明,如同隔靴搔痒一般,很难发挥全部的实力。 繁体是:隔靴搔癢。 注音是:ㄍㄜˊㄒㄩㄝㄙㄠ一ㄤˇ。 词性是:成语。 简体是:隔靴搔痒。 拼音是:gé xuē sāo yǎng。

关于隔靴搔痒的近义词

劳而无功  不得要领  夹被摩疼  隔靴抓痒  

隔靴搔痒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隔靴搔痒géxuē-sāoyǎng。(1)隔着一层皮靴欲搔其痒,不起作用,比喻不贴切,没有抓住关键。(2)也作“隔靴抓痒”、“隔靴爬痒”。基础解释: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抓住要害,不解决问题。

二、引证解释

⒈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害。亦比喻做事不切实际,徒劳无功。引《五灯会元·保福展禅师法嗣·康山契稳禅师》:“﹝康山契稳禪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十:“柳惠光觉得江菊霞和唐仲笙唱的都是高调,对私营中小商业的情况并不了然,讲的净是些隔靴搔痒的话。”亦省作“隔搔”。清史震林《西青散记》卷四:“嘆世人批书,非啽囈,则隔搔。”综合释义:搔:抓。隔着靴子搔痒痒。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批语家也必须深入生活,否则,~的事情,总是难免的吧!◎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网友释义:成语“隔靴搔痒”,指隔着靴子挠痒痒。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和要点,不中肯,不贴切。或比喻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徒劳无功。汉语大词典: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害。亦比喻做事不切实际,徒劳无功。《五灯会元·保福展禅师法嗣·康山契稳禅师》:“﹝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十:“柳惠光觉得江菊霞和唐仲笙唱的都是高调,对私营中小商业的情况并不了然,讲的净是些隔靴搔痒的话。”亦省作“隔搔”。清史震林《西青散记》卷四:“叹世人批书,非啽呓,则隔搔。”国语辞典:隔著马靴搔痒处。比喻不切实际。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也作「隔靴抓痒」。辞典修订版:隔着马靴搔痒处。比喻不切实际。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也作「隔靴抓痒」。辞典简编版:隔着靴子搔痒。比喻做事、说话等未能掌握重点、关键。 【造句】他提的意见虽多,却都是隔靴搔痒,没切中要点。成语词典版:01.《景德传灯录.卷二二.福州康山契稳法宝大师》:「僧曰:『恁么即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源)02.《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九.忠孝记.欲进谏章》:「虹出东边手指西,都说得,无巴臂,个个是隔靴搔痒,反症行医。」03.《镜花缘.第八一回》:「题花把青钿袖子抓两抓道:『你是穿缎靴,我是隔靴搔痒,也打《孟子》一句。』」04.《孽海花.第三二回》:「议论他的,不说他文吏不知军机,便说他卤莽漫无布置,实际都是隔靴搔痒的话。」其他释义:搔:抓。隔着靴子搔痒痒。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出处:宋·释道原《景德灯传录》:“(僧)问:‘圆明湛寂非师旨;学人因底却不明?’师曰:‘辨得未。’僧曰:‘恁么即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关于隔靴搔痒的反义词

恰中肯綮  一针见血  一语破的  对症下药  鞭辟入里  切中要害  身临其境  

关于隔靴搔痒的词语

隔靴搔痒  搔痒  心痒难搔  隔靴挠痒  搔首不知痒处  膝痒搔背  肛周搔痒  预搔待痒  隔靴抓痒  猱搔虎痒  

关于隔靴搔痒的成语

老虎头上搔痒  隔靴挠痒  隔靴抓痒  猱搔虎痒  心痒难搔  搔到痒处  搔着痒处  隔靴搔痒  预搔待痒  隔靴爬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