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虚词 1、之、其、而、于、以、者、所、乃、夫、且、然、盖、故、也、矣、乎、哉。三、常见的实词 1、安:哪里,怎么。2、毕:结束,完全。3、病:疾病,疲惫。4、薄:不厚,轻微。5、策:鞭子,计策。6、辞:言辞,辞职。7、从:跟随,同意。8、殆:大概,危险。9、道:
卖油翁中的虚词有:之、乎、乃等。一、虚词解释 1. 之 在《卖油翁》中,“之”是一个常用的虚词,常常用于连接句子或作为助词使用。例如,“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起到取消句子性的作用。又如,“吾射不亦...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2. 当涂:指当权、掌管。3. 辞:指推辞、拒绝。4. 治经:指研究经典。5. 博士:古时指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6. 涉猎:指粗略地阅读。7. 就学:指去学习。8. 大惊:指非常惊讶。9. 才略:指军事或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10. 往事:指历史。虚词:1. 以:可以表示目的或手段。2. 岂欲:表...
(一)虚词 一、而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吾尝终日而思矣 6、吾尝跂而望矣 7、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9、假舆马者,非立足也,而致千里 10、假舟楫者,...
高考文言虚词常见用法 而 (一)连词。可链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一、文言虚词 1、而:却,连词。2、乃:于是,副词。3、也: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4、之:音节助词。二、文言实词 1、蔽:蒙蔽,这里指受蒙蔽。2、方:方圆纵横。3、修:长,这里指身高。4、寝:躺,卧。5、地:土地,疆域。6、美:“以……为美”、“认为……美”,...
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实词:A 1 爱 ①爱,爱护:宽厚而爱人(过) ②吝惜:三国各爱其地(六)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③疼爱:爱其子,择师...
文言文中可以省略的字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虚词主要包括“之”、“而”、“其”、“以”、“于”,它们的用法如下:一、省略的字 主语:承前面的主语省略,呼应下文省略,或在对话中省略。 谓语:在特定情况下,如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 宾语: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高中文言文常见的虚词主要包括以下这些: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爱:表示亲爱、喜爱,或作助词表示被动。安:表示安定、安稳,也可作疑问代词,问处所。被:表示被动。倍:通“背”,违背。本:表示根本、基础。鄙:表示边境上的小国或粗俗、鄙陋。兵:表示兵器、。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