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
【译文】◆王景传,王景,字仲通,乐浪讶邯人。他的八世祖王仲,原是琅邪不其人。王仲喜欢道术,懂得天象。诸吕作乱时,齐哀王刘襄策划发兵,多次向王仲请教。济北王刘兴居反叛时,想要他担任军师。王仲害怕遭祸,就乘船束渡大海,逃到乐浪山中,就此在那裹安了家。王景的父亲王闳,做过郡的三老。...
白话译文 黄霸字次公,是淮阳阳夏人。黄霸年轻时学习律度法令,喜欢做官,汉武帝末年以待诏的身份因交纳钱财有功被赏给官职,授官侍郎谒者,后来又交纳粮食给沈黎郡,被补任左冯翊二百石卒史。冯翊因为黄霸是交纳钱财才担任官职的,所以不让他担任高职,而让他管理郡国钱粮的出入之数。他管理的簿册清楚...
龚遂,字少卿,是山阳郡南平阳县人。因为通晓儒学做了官,做到昌邑王国的郎中令,为昌邑王刘贺效力。汉宣帝刘询即位,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渤海及其邻郡年成不好,盗贼纷纷出现,当地郡守无法捉拿制服。皇上想选拔善于治理的人,丞相御史推荐龚遂可以胜任,皇上任命他做渤海郡太守。当时龚遂已经70多岁了,被...
1、【译文】公孙景茂是河间阜城人。他的容貌魁梧,少年时好学,博览经史书籍。在魏国时,考察孝廉,射策科甲,后来升为太常博士(掌祭祀礼乐之官),做了不少好事。当时人对他的博学称赞他为"书库"。他做过高唐令,大理正等官,都非常胜任。齐国灭后,周武帝听说了他的大名,就召见他与他谈话,非常...
不敢夺他人之功,完全摘抄他人的,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张纶,字公信,颍州汝阴人。少倜傥任气。举进士不中,补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从雷有终讨王均于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用其说,贼果弃兵来降。以功迁右侍禁、...
全文翻译孟业字敬业,是钜鹿安国人。家中原本贫寒,年轻时做州吏,十分廉明谨慎。有一些同官职的人盗窃官绢,分三十匹给孟业,他拒绝而不接受。行台郎中郭秀非常礼遇他,正想要推荐他,正好赶上郭秀去世了。魏彭城王韶,是齐神武帝的女婿,官任定州刺吏,拜受给孟业以典签的官位。长史刘仁之对孟业说:...
召信臣为百姓制定了均衡分配水源的规定,刻在石碑上树立在田边,来防止争斗.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也。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稀有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灌溉,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
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为人淳厚,笃於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是时,张敞为胶东相,与邑...
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阁。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学於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文翁终於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