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编写童话故事(教学设计)——三年级上第七单元习作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设计)——三年级上第七单元习作

来源:99网


编写童话故事(教学设计)——三年级上第七单元习作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找“饿”?》,了解其主要内容和自编童话故事的一般要求。

  2、能按习作要求,用自己喜爱的玩具,发挥想象力,编一个童话故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着重指导学生自编童话故事。《找“饿”?》是一篇例文,是小作者用自己的动物玩具(两只熊猫)编写的童话故事。习作后的两个问题是让大家对例文进行讨论,实际上也是对编写童话故事提出了两点要求。然后教材对这次习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仿照例文,发挥想象力,也拿自己的玩具来编一个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编写一个有意思的童话故事。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个简短的童话故事录像)。

  2、两只熊猫玩具。

  学生准备:

  带自己喜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玩具(动物)。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们都看过哪些童话故事呢?

  生:(根据自己实际说)

  2、老师知道你们这么喜欢童话故事,今天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童话故事,请同学们欣赏!但你们可要观察仔细喽,看后,请你们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个别交流)

  师:相机板书(如:生动、有趣、拟人、可爱……)

  3、小结:这童话故事是怎么编出来的呢?原来都是人们凭借着一些具体的事物,如动物、植物等想象出来的。今天,我们也来过把瘾,编一编童话故事好吗?

  师:板书题目(编写童话故事)。

  二、出示两只熊猫玩具。

  1、老师带来两只熊猫玩具,请仔细观察(老师摆弄玩具),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一大一小的特点。

  师:那么,我们想想它们可能是什么关系呢?

  生:(不难想象:一个是熊猫妈妈,一个是熊猫娃娃……)

  2、师:既然是母子关系,那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好好想想!

  生:静静思索(一分钟左右)。

  生:交流。

  师:相机板书(如:去游玩、找朋友、过生日……)

  三、学习例文。

  1、师:有位小同学看着这两个熊猫玩具,也想了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一天,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熊猫妈妈要给自己的宝宝找“饿”去,这是怎么回事呢?结果找到“饿”了吗?(相机板书:?找“饿”?)

  2、师范读例文(出示图片并配乐)

  师:老师忍不住想读一读,请仔细听。

  生:仔细倾听。

  3、师生互动交流:

  ①师:为什么熊猫妈妈要帮孩子找“饿”呢?

  (引导学生去找事情发生的原因)

  师:(相机擦去?号,板书:发生)

  ②结果找到“饿”了吗?

  师:(相机擦去?号,板书:结果)

  ③那么,熊猫妈妈帮孩子找“饿”容易吗?都经历了哪些地方?

  生:交流。

  师:相机板书过程(穿树林、趟大河、翻大山……)

  ④同学们想一想,熊猫妈妈为啥要这样费劲周折地帮孩子去找“饿”呢?妈妈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现:妈妈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多运动,锻炼身体……)

  师:是啊,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要多做运动,多锻炼身体,这就是这个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一种教育,你说,这童话故事有意思吗?

  (相机板书:有意思)

  ⑤让我们再看看这个故事,为找到“饿”,?熊猫娃娃走了多少路,费了多少体力呀,这么多的曲折经历,小作者仅仅凭借着这两个玩具看出来的吗?

2页,当前第112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