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买卖公证有效期永久,但可被相反证据推翻;公证具有法定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以及在某些法律行为设立、变更或终止时成为成立要件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一、房产买卖公证有效期多长时间
房屋买卖进行公证后,公证机构出具公证书的,公证的期限是永久的,但仅限于房屋买卖的行为。如果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公证就失效。
《公证法》
第三十条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但是,因不可抗力、补充证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
第三十六条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第三十九条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二、公证有哪些法律效力
1、法定证据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强制执行效力是指对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如债务人不履行,债权人可持公证书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申请执行,而不再经过诉讼程序。对公证的这一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作了明确规定。
3、法律行为成立要件当有关法律、行规、规章规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采用公证形式设立、变更或终止时,公证即成为相应的法律行为设立、变更、终止的必备要件。另外,如果按照国际惯例或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某些法律行为设立、变更或终止必须办理公证,则公证也成为其成立的要件。
结语
公证是房屋买卖中重要的法律行为,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具有永久有效期限,但仅限于房屋买卖的行为。根据《公证法》规定,公证机构应在受理公证申请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公证具有法定证据效力,可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并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人可直接向申请执行。此外,公证也可成为某些法律行为设立、变更或终止的必备要件。因此,在房产买卖中,公证发挥着重要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扶持发展居民住宅建设,逐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房地产权利人应当遵守法律和行规,依法纳税。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城市房地产的管理,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