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股,注重的是对知识的传授,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却胡时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参与过程。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开展素质教育,摒弃传统教育的模式,本文对创新教育以及如何进行创新教育进行了概述,创新素养教育将会是中小学教师在课堂过程中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建设创新性国家的战略举措。”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课堂教学更应该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校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而实施创新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施者和挖掘者是教师,主要渠道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将创新教育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从而构建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何为创新教育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一方面拥有幼儿时期的许多特点,贪玩,好动,好奇,兴趣观念和模仿能力强: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无意识观察、无意识记忆、无意识思维等行为开始想有意识转变,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抓住这一特点有意识的对他们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孩子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开发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其潜能。创新素养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1.课堂需要创新型教师
教师的专业能力、创新精神,直接影响者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能力,培养和造就创新型的学生,首先要有创新型的教师。创新型教师需要具备以下素质:
全新的教育理念,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位学生得到发展;结合多样化的评价,增强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更好的发挥评价在课程中的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娴熟的教学艺术,风趣的课堂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娴熟的教学艺术能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创新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新课改中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试验能力的培养,因此,创新型教师出具备丰富的知识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另外,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有助于教师捕捉新的信息。
此外,一个创新性教师应是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的典范,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所以,教师在专业技术方面,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我,汲取最新的教研成果,提高教学艺术,更新陈旧教学理念。
2.教师转换角色,增强师生互动
教师角色转换,主要是指应当成为学生的启发者与鼓励者,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是学生的朋友。
师生互动主要是指现代教学方法不限渝传统的师生单向活动,也不是师生双向活动,而是强调师生的多边活动,要求教师既要发挥领导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又要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师转变角色是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受一些不良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的影响,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与时代要求不和谐的做法,如:在课堂上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顾学生的感受进行“满堂灌”。教师就像保姆一样,一切代办,包办。这些做法是不可行的,使得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思考,没有机会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种行为影响了教育的发展。教师要打破“填鸭灌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转变教师角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验只是带来的快乐。实施创新教育,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平台,是师生对话的渠道。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对教师的作用有个正确的定位。教师不是教学过程的垄断者,也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主宰者,而应坐下来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共同去探讨问题,研究问题。多听取学生的简介,能及时赞扬和指正学生的观点,与学生一起探求新知识,新方法,新观念。在创新的道路上感受知识的魅力。
3.创新素养教育的方法
3.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在教学中创设想象的气氛与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奠定想象的情感基础。只有在欢愉舒畅的自由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才敢于去尽情想象。如和学生讲话时,要尽可能使用他们的语言,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讲课时面带微笑,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要注意留给孩子们充分发想象时间等等。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孩子们大胆进行想象。
(2)要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想象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注意交给学生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儿童的知识范围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扩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得以丰富的想象。比如在讲竹子时,可以给学生讲讲岁寒三友,使他们不仅加深对竹子的理解,同时在头脑中也可与竹子一并想象到梅与松;讲正方形时,不是孤立地只讲什么是正方形,而是与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比较着讲,并于广泛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孩子们在众多的图形中认识正方形,并懂得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生获得了坚实宽阔的知识基础,就能够在更大的空间内进行自由想象。
(3)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联想,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言语,这是想象的方法基础。小学生想象的自觉性与目的性差,还不能做到为某一任务的实现而循着一个方向进行想象。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联想的方法。如从弯月想象到英文字母C,从春华想象到秋实等等。我们教学生循着一定的轨道联想,但不要学生的思路,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小学生的许多想象活动是在言语的调节下进行的,并且最终仍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只有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才能使他们的想象从具体直观水平上升到词的思维水平,具有更大的概括性,深刻性与逻辑性。
3.2课堂上集思广益
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主,教师独占讲台,滔滔不绝,学生们在底下洗耳恭听,无暇思索,课堂的气氛比较严肃,教师威严十足。这样对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所滞后,很难活跃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我们应该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角,积极互动,让他们树立信心,大胆的走向讲台,在全班学生的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畅所欲言,结合评价的多元化来鼓励学生,让他们不再惧怕老师,爱上学习,能主动学习。
3.3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活动中的广泛运用,课堂教学发生了性变化,教师与学生从传统教学中发生了角色转变,教学方法由传统的教师的“讲授法”转变成“引导探究式教学法”。
(1)运用媒体导入,引起悬念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开好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师的课堂导入象戏剧般的序幕一样展开,引人入胜,妙趣横生,产生悬念,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认识知识的渴望。专家指出:教师花很大的精力去制作课件,实际上是一种事倍功半的事情。教育素材库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将素材库中精选所需内容重新剪接、编辑、修改等技术处理,有机地整合到教案中去,再引入课堂,既可帮助教师越过制作课件障碍,抽出大量时间用在教学设计的研究上,同时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媒体探路,得出结论
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以电脑、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影碟机、录相机、音响等组合,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传输为一体,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渴望探究的动机,可以全方位地提供发散思维材料,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身临自然、社会历史环境,并从中寻找联想的起点、创造的灵感,提高其发散思维能力。“引导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方法不同,它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成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媒体的同时,还要认真地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简洁、直观中追求新、奇、趣、美的心理特点。
(3)运用媒体设计,提升能力
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人文化。“以人为本”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旋律。网络教学可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价值。在教学中努力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思想,尽可能在教学中讨论一些现实问题.
(4)反馈与思考
媒体教学形象、逼真、直观、生动的画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生物学知识趣味无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媒体教学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关键是构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媒体运用要求教师必需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具备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对学校的硬件设施及网络的教学素材也有较高要求。当然我们在运用媒体教学时,还存在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我们深信:只要我们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改正确方向,媒体教学效果会在实践中不断升华!
4.结语
有人曾说过:“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人的特性,人还有人特有的灵性。”传统的知识型教育可以教育出无数的奥数冠军,但却教育不出一个比尔盖茨,因此,让创新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是非常关键的。
创新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创新教育模式的最终目标。课堂教学重在“授之以渔”,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创新方法得到指导和完善,让学生去大胆的创新,让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只要教师创新性的教,就会唤起学生创新性的学。只要我们在认识上不断转化并采用有效的策略,教育的创新就一定能不断升华,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在课堂中得到提高,同时,我们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我,改进自我。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