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紧急避险要具备的条件,具体如下:
1、避险意图,行为人对正在发生的危险有清晰的认识,希望以避险为目的保护更大的合法权益;
2、避险原因,危险来源主要包括,自然力量、动物入侵、入侵理、病理过程;
3、避险时间是在危险正在发生或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对合法权益形成紧迫、直接的危险;
4、避险对象针对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一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