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电子产品中印制电路板设计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环氧玻璃布层压板为基板的表面组装印制板设计,采用其它材料为基板的设计也可参照使用。
GB 2036-94 印制电路术语
GB 3375-82 焊接名词术语
SJ/T 10668-1995 表面组装技术术语
SJ/T 10669-1995 表面组装元器件可焊性试验
Q/DG 72-2002 PCB设计规范
本标准采用GB 3375、GB2036、SJ/T 10668定义的术语。
a. SMC/SMD(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Surface mounted devices):表面组装元器件;
b. 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表面组装技术;
c. SOP(Small outline package):小外形封装,两侧具有翼形或J形短引线的一种表面组装元器件封装形式;
d. SOT(Small outline transistor):小外形晶体管;
e. PLCC(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塑封有引线芯片载体,四边具有J形短引线,典型引线间距为1.27mm,采用塑料封装的芯片载体,外形有正方和矩形两种形式
f.;QFP(Quad flat package):四边扁平封装,四边具有翼形短引线,引线间距为1.00mm,
0.80mm,0.65mm,0.50mm,0.30mm等;
g. DIP (Dual in-line package):双列直插式封装
h.;BQFP (QFP with buffer):带缓冲垫封装的Q FP;
i.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板。
J.BGA(Ball Grid Array):球形栅格列阵
对于波峰焊,要求外形应该是矩形的,如果有缺槽,应考虑用工艺拼板的方式将缺槽补齐;对于纯SMT板,允许有缺槽,但缺槽尺寸应小于所在边长度的1/3,以确保PCB在链条上传送平稳.(如图1所示)
图1 PCB板的外形要求
在PCB布局时要留出3~5mm的工艺边,所谓工艺边,就是为PCB组装时便于设备传送、夹持。在这个范围内不允许布放元器件焊盘(整机连线用焊盘除外)但可走线。如果印制线路板上元器件过多,不得已要超出3mm范围时,可以在板的边缘加上3mm的辅边,辅边开V形槽,在生产后用手掰断即可。
基准点是供自动化设备做自动对位用的,视觉系统的基准点类型有几种,最佳的基准点标记是实心圆,基准点标记直径一般设置为1mm,按精度需求可采用PCB板基准点和局部基准点,PCB基准点用于整个PCB光学定位,局部基准点用于引脚数量多、间距小的单个器件。推荐的MARK点如图2所示:
图2 MARK点的设计
形状实心圆尺寸d=1.0mm+/-0.025mm;无阻焊保护区D=3.0mm;基材:良好的对比度;无氧化;无阻焊剂;平整度<0.015 mm。使用3+1 Fiducial Marks,Mark点中心距离板边缘5mm
双面都有贴片元件,则每一面都应有Mark点.局部Mark点建议采用二个。Mark点可以是裸铜、由清澈的防氧化涂层保护的裸铜、镀镍或镀锡、或焊锡涂层(热风均匀的)
为了和贴片机的GEB文件相对应,减少相对误差,建议以左下角的全局MARK点作为PCB设计时的坐标原点
尽量使用现有的环氧布层压板FR-4,且保证热风整平均匀。
为了确保波峰焊时熔融的焊锡不会堵塞安装孔,定位孔、非接地安装孔,除了功能必须要求金属化的孔外,一般均应设计成非金属化孔。
图3 热隔离带的设计
对于长边尺寸小于50mm、或短边小于50 mm、或尺寸范围小于125×100mm的PCB,宜采用拼板的方式,转换为符合生产要求的理想尺寸,以便于组装。拼板连接时主要考虑的是拼板分离后边缘是否整齐;分离是否方便,在经插装工序时是否有足够的刚度
拼板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双面对刻V形槽、长槽孔加圆孔、长槽孔三种,如图4所示:
图4 拼版的布局设计
电阻和电容的外形及焊盘图形见图5。焊盘宽度按式(1)、电阻焊盘长度按式(2)、电容焊盘长度按式(3)、焊盘间距按式(4)计算。
……………………………………(1)
………………………………(2)
……………………………(3)
……………………………………(4)
式中:
A ¾¾ 为焊盘宽度,mm(mil);
B ¾¾ 为焊盘长度,mm(mil);
G ¾¾ 为焊盘间距,mm(mil);
Wmax¾¾ 为元件最大宽度,mm(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