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 |
|
| SPC執行作業規範 |
|
|
|
|
|
|
|
|
|
|
Reason for Release : | |
|
|
|
|
|
|
|
|
|
|
|
|
|
|
|
|
為確保生產制程條件之變異參數均能列入掌握以適當方式管制,即時發現問題與異常,并掌
握趨勢達到預測可能動向與結果,達到改善制程預防不良產品產出之目的.
本辦法適用於本公司產品中須導入SPC之零組件供應商,產品組裝之制程.
無
無
6.1作業流程
附件(一): SPC導入流程
6.2管制參數
6.2.1參數來源
A 由客戶指定或規範之關鍵特性.
6.2.2 參數評選
A 將制程各站相關計量參數依序展開列成矩陣表,如下列關係:
| P1 | P2 | P3 | P4 |
A | P1A |
|
| P4A |
B | P1B |
|
|
|
C | P1C | P2C | P3C |
|
D |
| P2D | P3D | P4D |
E |
|
|
| P4E |
B 將各制程對品質貢獻度,即變異所造成的結果,如:不良率,DPPM繪成柏拉圖;
C 由圖表中選定貢獻度最大之二至三個參數項作為制程管制的目標參數.將所選列
表如附件(二):”制程關鍵參數一覽表”,并將之加入附件(三):”品質(Q)制程能力診
斷表”.
6.3管制圖
6.3.1解析用管制圖
A 針對關鍵參數所使用的量測設備,量測者確認其GR&R<25%.
B 將所要管制的參數訂定抽樣計劃決定每次抽檢之單組數量n = ?及區分組數
K = ?(一般設定n = 2~5,連續抽樣總數N≧100, K = 20 )
C 依附件四:”管制圖選用原則”挑選適用的管制圖并開始收集資料與點繪管制圖.
D 當點繪超出規格或不在管制狀況內,須針對各類異常原因撰寫有效的改善計劃.
6.3.2管制用管制圖
A 將狀態穩定之參數,以現有數據繪成直方圖檢驗是否合乎規格呈現常態分配.若
無符合則須檢討制程之人、機、料、法是否須再做變更,待改善後再匯集20組以
上數據計算所要管制參數之管制上、下限并計算Ca, Cp, Cpk.
B 當Cp>2.0,Cpk>1.5時,需檢討是否有必要改變管制的方法,或利用其他手法,如
Pre-control chart, 不良率超近零之管制圖…等.
6.4稽核
6.4.1每日點繪完後,應依判圖準則確認是否有不良,若有則須立即采取矯正措施,使其恢
復正常.
6.4.2每月結束後應檢討是否須修正管制界限.
7.參考文件
7.1附件一: SPC導入流程
7.2附件二: 制程關鍵參數一覽表
7.3附件三: 品質(Q)制程能力診斷表
7.4附件四: 管制圖選用原則
決定衡量方法
執行GR&R
決定抽樣計劃
(抽樣頻率)
繪制直方圖
滿足規格
管制用管制圖
管制內
計算Cp, Cpk
Cp>2.0,
Cpk>1.5
考慮改變管制方式
改善行動以降低衡量誤差/錯誤
繪制解析
管制圖
誤差/錯誤
不被授受
誤差/錯誤可授受
N≧100, n = 2~5
滿足規格
是
消除異常原因
檢討機器設備等等之問題,提升制程能力,并重新開始
是
是
分析資料以確認
特殊因之變異
設計和導入改善措施以降低變異
否
是
否
分析資料以確認
共同因之變異
設計和導入改善措施以降低變異
否
否
附件二: 制程關鍵參數一覽表
制程關鍵參數一覽表
機種: 零組件:
關鍵輸出參數 | 關鍵輸入參數 | 管制表 | 方法/設備 |
|
|
|
|
附件三: 品質(Q)制程能力診斷表
品 質 (Q) 制 程 能 力 診 斷 表
產品: 制程: 數據期間:
品質特性 |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