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QS 9000标准的简单介绍
一、本章概要
二、什么是QS 9000标准
三、QS 9000标准与ISO 9000标准
第二章 QS 9000的主要要求
一、本章概要
二、QS 9000标准第一部分的主要要求
三、超出ISO 9000标准以上的要求
四、QS9000标准中顾客的特殊要求
第三章 QS 9000的理解要点(上)
一、本章概要
二、QS 9000的理解要点
第四章 QS 9000理解要点(下)
一、本章概要
二、QS 9000的理解要点
第五章 QS 9000的实施重点
一、本章概要
二、QS 9000体系认证
三、QS 9000新增加的内容
四、QS 9000质量体系的实施重点
第六章 实施QS 9000的疑难分析
一、本章概要
二、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
三、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
四、QS 9000特有的观念
第一章 QS 9000标准的简单介绍
一、本章概要
二、什么是QS 9000标准
三、QS 9000标准与IS0 9000标准
QS 9000是“QS9000质量体系要求”的简称,安是由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共同制订的质量体系标准,该标准是目前反映汽车行业特定要求的最先进的质量体系标准。
●本章主要介绍了QS 9000标准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本章介绍了QS 9000的基本内容,以及它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效益。
●本章介绍了QS 9000在全世界范围内实施的现状及前景,并简要介绍了实施QS 9000的流程。 ’ .
●本章还介绍了QS 9000与ISO 9000的联系与区别。
二、什么是QS 9000标准
QS 9000标准的产生及发展
本世纪以来,世界产业界在标准化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负责电器行业国际标准化的国际电器委员会(IEC: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和负责非电 器行业国际标准化的国际标准化机构(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在开发和推广国际标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标准化工作早已超越了国界。如今的国际标准已不仅仅是针对管理对象制定了产品标准,而且还制定了管理方法的标准,即经营(Management System)的标准。作为经营的国际标准,首先是由质量体系方面的ISO 9000族和环境管理方面的ISO 14000族开始的。
由于汽车行业有其特殊性,即汽车具有由众多零部件组成的特点,这些通用的标准无法满足汽车行业的特殊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的欧洲国家都纷纷制定了适用于本国汽车行业的质量体系标准,如法国的EAQF,意大利AVSQ以及德国的VDA6等。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也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质量体系标准,如福特公司的Q—101质量体系,通用公司在北美及欧洲采用的质量体系,以及克莱斯勒公司的供方质量手册等。这些标准之间有很多的内容是相同或相近的,但也有部分内容是不同的,因此,供方要获得这几家企业的供货许可,不仅有重复准备的负担,而且,也因部分标准的不同遇到准备困难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制定一个统一的质量体系标准,美国质量管理要求学会(ASQC),于1988年组织召开了由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企业参加的联席会议,并成立了供方质量要求工作组,经该工作组的工作,于1990年发行了测量系统分析手册,于1992年发行了统计过程控制手册,紧随其后于1993年又发行了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手册和生产件批准程序手册。这样经过六年多的时间,于1994年9月,在美国质量管理学会召开的汽车行业专家会议上公布了以IS0 9000为基础的QS 9000质量体系标准,从而产生了包含汽车行业特殊要求的统一了的质量体系标准。随后于1995年2月公布了修改后的第一版,于1998年4月又公布了修改后的第三版。目前,供方质量要求工作组(SQRW)代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参与世界汽车工业团体(IASG)的工作, 包括起草MSG对QS如00的解释文件的工作以及完善和推广QS 9000的工作。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汽车质量体系及QS 9000标准的发展进程。
质量体系的发展进程:
1957—GB—MOS:注册工厂检验手册
1959—MIL—Q—9858:质量计划要求
1961—MIL—I—45208:检验体系要求
1962—MIL—C—45622A:校准体系要求
1963—MIL—Q—9858A:质量计划要求
19—MIL—I—45208A:检验体系要求
1965—GQS:GM通用质量标准
1965—H—50:承包方质量计划评估
1966—H—51:承包检验计划评估
1967—H—52:承包方校准体系评估
1968—AQAP—1:NATO质量控制体系要求
AQAP—4:NATO检验体系要求
AQAP—7:NATO基本检验要求
1969—ANSI/ASQC C1:质量计划通用要求
1972—防卫标准05/21:质量体系要求
1974—BS 5179:QA体系动作和评估指南
1975—CSA Z299:质量体系
1979—BS 5750:质量体系
1979—ANSI/ASQC Z1.15:质量体系通用指南
1981—福特的Q—101
1983—克莱斯勒的供方质量保证手册
1987—通用汽车的北美创优目标
1987—ISO 9000体系标准
1994—QS 9000第一版
1995—QS 9000第二版
l998—QS 9000第三版
2.QS 9000的基本内容
QS9000质量体系要求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基本质量体系,持续的改进质量,加强对缺陷的预防,减少在供应环节上出现质量波动并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最终使顾客、供方和三大汽车公司都受益。
QS 9000质量体系要求适用于所有直接向三大汽车公司及其有关的货车总装厂,提供下列产品或服务的内、外部供方:a)生产材料;b)产品及服务用零部件;或c)热处理、电镀、涂漆或其他最终服务。
●QS 9000的基础内容
QS 9000基本内容由概要、第一部分要求、第二部分要求、附录及术语解释构成。
①概要:概要部分主要介绍了QS 9000的目的、适用范围、实施方法等内容。
——目的:一是向供方提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卡车制造公司以及其他受供方所期望的基本的质量体系的要求。二是促使供方建立符合该标准的质量体系,并引导供方为最终顾客、受供方以及供方自身的利益,自觉地持续改进质量,加强缺陷预防,减少在供应环节上出现质量波动及浪费。从而保障顾客的满意,最终使得顾客、受供方以及供方都受益。
——适用范围:适用于向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以及其他采用QS 9000的企业提供生产材料、生产及维修用零部件以及热处理、电镀、涂漆等其他最终服务的所有内、外部供方。
——实施方法: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卡车制造公司以及其他采用QS 900O的企业应向供方提出,建立以QS 9000为框架的行之有效的质量体系的要求,并使其文件化来实施和维持。另外,QS 9000的符合性评定,应通过第二方(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认证审核或第三方(由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承认的QS 9000认证机构)的认证审核。
②第一部分要求:在ISO 9001:1994基础上,添加了汽车行业共有的特殊要求。该部分全面引用了IS0 9001: 1994第四章中的20个要素的要求,并根据汽车行业的特殊性,在每一条款上补充或增添了汽车行业共有的特殊要求以及为满足这些要求应采取的方法及手段。
③第二部分要求:顾客的特殊要求。该部分是未包含在第一部分主内容中的顾客提出的特殊要求。即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提出的特殊要求、福特汽车公司提出的特殊要求、通用汽车公司提出的特殊要求、卡车制造公司以及其他总装厂提出的特殊要求。
④附录:共有10本附录(附录A—附录J)。这些附录介绍了质量体系评定程序、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实施规则等方面的内容。
⑤术语解释:给出了有关质量体系及其认证方面的85条术语的解释。
⑥参考手册:QS 9000有五本支持性的参考手册及一个评审表。
A)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手册(FMEA)
B)生产件批准程序手册(PPAP)
C)测量系统分析手册(MSA)
D)统计过程控制手册(SPC)
E)质量体系评审表(QSA)
3.QS 9000的最新版本
QS 9000质量体系标准第一版于1994年8月发行,1995年2月修订为第二版。第二版的QS 9000质量体系要求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以ISO 9001标准为基础再加上三大汽 车公司的诠释;第二章为行业特定要求,包括生产零件核准程序、持续改善及制造能力分析;第三章则为三大汽车公司个别之要求。
第二版已于1999年1月1日被废止,现实施1998年8月出台的第三版。与第二版相比,第三版部分修订如下:
(1)第一章并入第二章,将第三章顾客的特定要求重新编号为第二章;
(2)加入欧洲汽车厂对其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要求,如允许供应商应用德国VDA6.1、意大利AVS94或法国EAQF94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内审及评价分承包方;
(3)如果为解决质量问题,质量管理人员有权要求停止生产;
(4)向管理者提交质量信息,包括不合格品的统计数据;
(5)若遇到如福特Q—1停止使用或试行使用的情况,应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认证机构;
(6)在设计控制和过程控制中要考虑产品安全性;
(7)把生产零件核准程序(PPAP)改名为产品零件认可程序;
(8)考虑设计更改引起的冲突;
(9)在过程控制中考虑意外事故的因素;
(10)考虑纠正措施引起的冲突。
第三版本的QS 9000自发布之日生效,第二版本的QS 9000已于1999年1月1日作废,除非顾客提出了不同的时间要求。供方质量要求工作组同时发布了第二版本的质量体系评定(QSA),包括了AIAG制定的质量体系检查清单。修改后的QSA中针对第三版本QS 9000中的每一个强制性要求和推荐采用的方法都相应地列出了问题。认证机构在实施QS 9000的认证审核时必须将QSA中带×号的问题补充到其IS0 9000认证审核时所使用的检查清单。另外,工作组还发布了针对第三版本QS 9000的工作手册,该手册对第二版本和第三版本的内容进行了对比,便于对已经通过按第二版本QS 9000认证的供方进行换证认证。
4.QS 9000的适用范围及实施效益
QS 9000标准是由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共同制订的质量体系标准,其起源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意识到如果其供应商网络能采用国际化及一致性的质量体系标准,将可减少工作上及文件上的重复。1994年8月,三大公司在北美向供应商分发了QS 9000标准(第一版),随后与数家鉴定机构及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达成协议,推行QS 9000认证。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要求所有的供应商都应建立符合这一要求的质量体系,并通过认证。美国主要的货车厂及在澳大利亚的日系丰田和马自达公司也已正式采用QS 9000。只有获得QS 9000认证,才能成为这些主要车系的配套厂。因为QS 9000要求供应商以QS 9000为标准对其供应商进行评审,而汽车零部件涉及众多不同类型的制造行业,例如电子、线路板、五金、塑胶、装配加工等,因而这些供应商(第二层甚至第三层供应商)目前也已感到了压力。
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推动下,世界各地对QS 9000的反应非常热烈。美国汽车业促进会(AJAG)及美国质量管理学会(ASQC)1997年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答复调查的公司在通过QS 9000认证后,均能取得实质的好处,例如减少了次品、退货及废品,且在业务流程、内部沟通及客户满意度上均有改进,竞争力也得到提高。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国际汽车制造业都普遍实行全球采购的策略,如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能够保证零部件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已广泛从周边国家及世界范围内采购零部件。在这种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若获得了QS 9000认证,不仅仅意味着该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与世界上的最先进的管理体系接上了轨,而且也等于同时获得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供应零部件的通行证。
QS 9000质量体系,能够引导企业持续地改进质量,加强缺陷预防,减少在供应环节上出现质量波动及浪费。因此,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如果能够以QS 9000标准要求建立质量体系,则在质量管理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也意味着该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与世界上的最先进的管理体系接上了轨,具备了在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现在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以及日本的丰田、马自达、三菱等汽车公司都制定了限期认证的时间表。因此,即使是一直向这些公司供应零部件的企业,如果不能按此期限要求获得QS 9000认证,也将随此期限的到来,自然失去供应资格。因此,只有获得QS 9000认证,才能长久地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公司的零部件供应企业。
QS 9000作为源于世界上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行业标准,对汽车制造业的生产流程是很有效的。所以,若能在我国的汽车制造行业推广应用QS 9000标准,有助于我国的汽车制造行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
QS 9000作为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及卡车制造公司对供应生产材料、生产及维修服务用零部件以及提供热处理、电镀、涂漆、或其他最终服务的内、外部供方所提出的质量体系的要求,对保证整年产品的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的汽车总装厂若能在该标准的基础上向供应零部件企业提出自己的供应要求,则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我国的整车产品质量,同时也可以带动整个汽车行业产品链的质量水平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实施Q5 9000标准具有广泛的效益:
●对三大汽车公司的所有第一层次的供应商,提出了必须满足QS 9000的要求,保证了三大汽车公司直接供方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性评定的手段可以是有顾客进行的第二方审核,或由第三方的QS 9000认证机构实施的认证审核。
●对三大汽车公司的所有第一层次的供应商,提出必须使用QS 9000对其分供方进行评价的要求,从而使质量保证向前进一步延伸。许多第一层次的供应商强烈建议由第三方的QS 9000认证机构实施对其分供方的质量体系评价。
●QS 9000将会对其他行业产生广泛的影响。
●QS 9000对ISO 9000族标准的修订产生影响。
5.实施QS 9000标准的流程
图1—1显示了企业实施QS 9000的流程。
管理层确定推行QS 9000
关注顾客的特殊要求
应用FMEA
针对不同人员培训
持续改进
成立联合工作小组
确定控制计划
研究工序能力
完善程序
推行SPC和MSA
申请认证
改善、改进
内部审核
图1—1 实施QS 9000标准的流程
图l—2显示了QS 900O的运作模式示列。
质量工具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与控制计划(APQP)
企业策划
ISO 9000为基础+针对汽车业之运作/质量管理
供应商质量发展
持续改善
竞争者分析行业标准借鉴顾客意见
图1—2 QS 9000动作模式示例
三、QS 9000标准与IS0 900标准
1.QS 9000的现状
根据北美质量协会的统计,目前共有6000余家企业通过了QS 9000认证。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授权的认可机构,共有包括中国CNACR在内的22家认可机构,由这些认可机构认可的QS 9000认证机构共有120家。
QS9000虽然是在ISO 9000基础上产生的,但与ISO 9000有很大的不同。ISO 9000是一种自愿接受的质量体系标准,而QS 9000是欲成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供应商的企业要强制性接受的质量体系标准。另外,QS 9000中包含了所有IS0 9001:1994的基本要素之外,还包含了汽车行业的特殊要求。因此,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建议,企业在申请QS 9000认证的同时也申请IS0 9000的认证,使这两项认证工作同步进行。这样既能保证企业所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的统一性,又能降低企业的认证费用。
QS 9000作为在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质量体系标准,已在北美地区取代原有各大汽车公司各自的质量体系标准,开始被广泛采用。美国王大汽车公司已分别对于欲成为他们的供应商的企业规定了获得QS 9000认证的时限,如克莱斯勒公司要求供应商必须在1997年7月31日前通过QS 9000认证。通用公司要求所有的第一层次的供应商必须在1997年12月31日前通过QS 9000认证等。另外,QS 9000在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也开始被广泛应用。如在澳大利亚的日系丰田、马自达等汽车公司也制定了认证的时限表。因此,可以说QS 9000对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正起着深刻的影响。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原机械工业部从提高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角度和国家汽车工业发展的角度对QS 9000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作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成立的质量体系认证机构的国家认可机构,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R)对国际上QS 9000的发展情况专门指定人员跟踪研究。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