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无毒蛇有:
1、菜花蛇
菜花蛇学名又称王锦蛇,王锦蛇属游蛇科蛇类,体大凶猛,且无毒,食谱广泛,野外捕食鼠、鸟、鸟蛋及其他小型动物。
2、水蛇
水蛇,又叫红点锦蛇,俗称水长虫,这种蛇在世界上除了南美洲以外都有着广泛的分布。
3、水游蛇
水游蛇学名称之为赤链华游蛇,又被俗称称为水赤链蛇。广泛分布我国南方省份,为中国特有种。常见于华东、华南地区稻田、池塘、溪流等水域及其附近。
4、家蛇
家蛇学名为黑眉锦蛇,是大型的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黑眉锦蛇别名家蛇﹑秤星蛇﹑菜花蛇。由于这种蛇具有较大药用价值,常被人类捕杀,导致数量不断锐减。
5、乌梢蛇
乌梢蛇是我国本土蛇类之一,在我国南方有着广泛的分布。乌梢蛇分布范围很广,是中国较为常见的一种无毒蛇,长势快适应性强、抗病力高、市场畅销、很适宜人工养殖。
6、翠青蛇
翠青蛇属于游蛇科,翠青蛇属,成年蛇全长1米左右,多活动在耕作区的地面或树上,或隐居于石下,也栖息于山地阔叶林和次生林。翠青蛇性格极其温柔,通常不会主动进行攻击。
7、美女蛇
玉斑丽蛇属于游蛇科,别名美女蛇,成年可达1米左右。野生的主要生活于丘陵山区林地,捕食蜥蜴和鼠类。广布于中国华北、华东、华南地区。
8、颈棱蛇
颈棱蛇属于很有趣的一种无毒蛇,它有着蝮蛇一样的三角头(装逼一流,打肿脸充毒蛇)和花纹,然而它却是个无毒的,网友称之为:装逼蛇!
9、三索锦蛇
三索锦蛇又名三索颌腔蛇,背面灰色或黄褐色,无毒,生活于450-1400m的山地、平原、丘陵地带。
10、缅甸蟒
缅甸蟒也有人称为缅甸岩蟒,又叫南蛇、琴蛇、双带蚺,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种蛇类之一。缅甸蟒身长可达7米,体重可达91公斤。缅甸蟒在我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物种。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常见的十大无毒的蛇分别有哪些?
十种无毒蛇,虽然没毒看着依然毛骨悚然
蛇是很多人害怕的物种,无论是有毒还是没毒的,看着就让人毛骨悚然!有毒的蛇有眼镜蛇、五步蛇等等。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十大无毒蛇!让大家对蛇的恐怖感也好少些,不要在看到蛇的时候就慌到手足无措了,因为他们是无害的。
十种无毒蛇:水蛇、靛青蛇、玉米蛇、东方王蛇、黑蛇、绿蛇、袜带蛇、丝带蛇、森蚺、蟒蛇
十种无毒蛇
1、水蛇
水蛇应该算的上是咱们最常见的蛇了。她还有其他的名字,叫做水长虫跟白线蛇。听其名字,它就是在水中游泳的。记得小时候在河边钓鱼,经常会钓到这种水蛇。水蛇体型偏小,也不具备任何的杀伤性,所以大家大可不用担心。
推荐你想看的内容:绿茸线蛇
2、靛青蛇
靛青蛇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南部跟巴西地区一带。它和水蛇一样,也都是在游泳健将。但是它是在游蛇科中是最长的蛇。它们主要吃的就是小型的脊椎动物。和其他普通蛇类不同的是,它们的捕食方式是用上下颚来咬死对方,并不是整个身体蜷缩将他们致死。
3、玉米蛇
十种无毒蛇之一,其实玉米蛇并不是单一性的颜色,除了灰色之外,还有和橙色的。这种被称之为是观赏性宠物蛇,其腹部还有颜色深浅的方格斑纹。玉米蛇常年栖息在沼泽地,还有一些农田。但是咱们白天也很少看见它,因为它经常在晚上活动。精彩文章推荐:北美洲有哪些国家
4、东方王蛇
听这名字,就感觉相当的霸气。东方王蛇体长1-3米。它的主食竟然也是蛇,东方王蛇尤其喜欢吃些和它们统一范围的响尾蛇。东方王蛇的外形颜色由黑色、白色还有墨绿色相间而成,这种看着似有剧毒的东方王蛇恰恰没有任何的毒性!
5、黑蛇
黑蛇,顾名思义,整体黑色。而黑蛇也是属于游蛇科类,原产于美国。这种蛇的体型巨大,蛇身长约1.5-1.8米。主要食物为蜥蜴、青蛙等。黑蛇看着凶神恶煞的,但实际上其性格温顺,常被一些爱好饲养蛇类的人们,将它当宠物养。
6、绿蛇
这是一种身上有着几种颜色的蛇,但是整体是绿色的,故而得名。绿色食欲游蛇科一类,原产于北美洲。绿蛇蛇身细长,性格温顺。主要生活在花园之中,因为它的颜色接近于青草,可能不仔细看的话,真的发现不了。绿蛇只要吃一些昆虫和蜘蛛。
7、袜带蛇
十种无毒蛇之一,袜带蛇在加拿大或是中美洲比较常见,因为身上的颜色好似袜带,因此得名叫袜带蛇。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束带蛇,蛇身有1或者3条、红色的条纹。但是有些袜带蛇身上的条纹明显,有些不明显。袜带蛇体型不大,长约60公分,无毒无害。
8、丝带蛇
说完袜带蛇,咱们又了解到还有叫丝带蛇的。在加拿大的东南部和美国的东部,这种丝带蛇比较常见。丝带蛇蛇身长约45-101cm,无毒无害。主要吃的就是些小鱼和青蛙等,性情温顺,更是有些人将它当做宠物蛇来饲养。丝带蛇比较耐寒,出没于沼泽、池塘等潮湿地区。
9、森蚺
森蚺体积巨大,长约6米,重达200斤。也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蛇。在网络上,更是有传言森蚺吃人的报道,但从未被证实过。但可怕的森蚺,身形好似一个成年人的身躯。但这种森蚺看似巨大,实则无毒无害,喜欢水。吃些水鸟、乌龟等食物。
10、蟒蛇
蟒蛇的身形图案有很多,有些是花斑的,有些颜色单一。蟒蛇也是世界上交往原始的一种蛇类了,其体积巨大。有些大的,可能体长都在11米左右。蟒蛇在我们国内很常见,像广西地带,蟒蛇就非常多。但蟒蛇是无毒无害的,且已被列为国家野生保护动物之一。
农村里常见的十种无毒蛇?
1、球蟒
球蟒也是一种温和的蛇类,它脾气温和、花纹美丽、体型适中、无毒。
2、奶蛇
奶蛇无毒,是宠物蛇市场上很热门的种类,是黄颔蛇科的铁三角,是三大宠物蛇饲养品种之一。
3、玉米锦蛇
玉米锦蛇一般有红色、粉色、橘色、黑色等,一般以为上佳。
4、乌梢蛇
乌梢蛇,俗称乌蛇、乌风蛇,是蛇目、游蛇科、乌梢蛇属中体形较大的一种无毒蛇。
5、翠青蛇
翠青蛇,别名青蛇、青竹,翠青蛇身体细长,体型中等,成蛇体长为80-110厘米,身体绿色,头呈椭圆形,吻端窄圆,鼻孔卵圆形,瞳孔圆形,背平滑无棱。
6、滑鼠蛇
滑鼠蛇是一种无毒蛇。11月至次年3月冬眠,5~7月产卵,卵数7~15枚,每条成年母蛇每年产卵12枚。
7、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是大型无毒蛇。黑眉锦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
8、灰鼠蛇
灰鼠蛇是游蛇科鼠蛇属的一种无毒蛇,行动敏捷,性情温顺。
9、中国小头蛇
中国小头蛇俗称秤杆蛇,游蛇科小头蛇属,无毒,体长约半米。
10、玉斑锦蛇
玉斑锦蛇属于游蛇科,别名美女蛇,已改名,玉斑丽蛇。全长可达1米左右。背面紫灰色,头部有三道黑斑;背有一行几十个黑色菱形斑,菱形斑及边缘。
中国50种没毒的蛇
青蛇
青蛇(拉丁名:大青蛇)。青蛇是一种无毒的蛇,性情非常温和。它“内向”胆小,不攻击人。野生个体以蚯蚓、青蛙和小昆虫为食。产卵,每卵5-12粒。盛夏时,由于地面闷热或天气闷热,翠绿色的蛇常常爬上树,一动不动乘凉,直到夜晚才下山觅食。
黑眉蛇
黑眉蛇(拉丁名:Elaphe taeniura)是一种大型无毒蛇,全长约2米。乌眉蛇别名乌眉锦蛇、家蛇、鳞星蛇、鳗鱼等。身体头部和背部黄绿色或棕灰色;
眼背有明显的黑色条纹,体背前段和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蝴蝶状斑纹,斑纹从体背中段逐渐淡化,但有四条清晰的黑色纵带到达尾端,几排背鳞边缘较弱。由于其巨大的药用价值,这种蛇经常被人类捕杀,其数量正在急剧减少。
王金摄
王蛇主要特点是头上有“王”字的黑色斑纹,故称“王蛇”。它的头和背鳞是黑色的,中心是的,像一个油菜图案,身体前部有30多条条纹,在身体后部逐渐消失。腹部呈,带有黑色斑纹。全长超过2.5米的细长尾巴。蛇王凶猛好斗,但无毒。
毒蛇和毒蛇的区别
蛇的种类很多,可分为毒蛇和非毒蛇。正确区分毒蛇和非毒蛇的特征是一般养殖户必备的知识。毒蛇的头部一般呈三角形,背部颜色鲜艳,尾巴一般又粗又短,从到背部突然变细,而无毒蛇的头部一般呈椭圆形,背部颜色不鲜艳,尾巴一般又细又长,从到背部逐渐变细。
毒蛇发现人后,一般会迅速逃跑,爬行。徒手抓的时候,一摸蛇身,马上会感觉到蛇是软的,而无毒蛇是坚韧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蛇的牙齿。毒蛇有毒牙和毒腺,但无毒蛇没有毒牙和毒腺。无毒蛇的牙齿很多,除了上领齿和下领齿,还有颌齿和翼齿。
国内最常见的赤链蛇,许多人认为无毒
在我国境内生存着许许多多的蛇类,这些蛇有些拥有剧毒,有些则无毒。要说到其中最常见、分布最广的蛇,肯定有赤链蛇一席之地。
赤链蛇作为国内最常见的一种蛇,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
因为对于它到底是否有毒一直存在歧义。有人说它是无毒蛇,也有人说它是有毒蛇。
学术界对这个话题也一直是争议不休。那么,国内最常见的赤链蛇,它到底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
今天BOT就带大家一起来见识一下。
赤链蛇——火赤链
游蛇科的成员在世界上一共有多达1700多种,其中大部分都是无毒蛇。赤链蛇是蛇类游蛇科链蛇属中的一种蛇,成蛇约1米长,最大可达2米左右。赤链蛇又被叫作“火赤链”,主要是因为它的外表红黑相间,由一节节的红色环状组成,所以也被叫做“红百节蛇”。
单单从这个蛇的外表上看,相信许多人会认为它是一种剧毒蛇。因为俗话常告诉我们外表越鲜艳亮丽的生物,往往拥有越致命的毒素。但神奇的是,大部分人不但没有相信这句俗话,反而基本都认为赤链蛇无毒。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赤链蛇是国内分布最广的蛇之一,遍布国内二十余省。在丘陵、平原、村舍、田野、草丛、水域等地都有其活动踪迹,几乎到处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既然数量大,分布广,那么也就代表着和人类遇上并且发生接触的概率更大,加上赤链蛇性情较为凶猛,受到惊扰时会主动做出扑咬动作,所以人们被赤链蛇咬伤的概率也就比较大。
又因为在赤链蛇咬伤案例中,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中毒反应,更多的只是一些过敏反应和皮外伤而已。所以在许多人的认知中,就象征性地认为赤链蛇就是一种无毒蛇了。
但事实上,赤链蛇却是一种有毒蛇类,只是毒腺和毒性比较特殊。
常见的无毒蛇,实际上有毒?
《本草纲目》记载:“赤楝,红黑节节相间,俨如赤楝、桑根之状,不甚毒。 ”
从《本草纲目》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提出观念认为赤链蛇有毒但毒性不大。但这并无数据考量。
于是,在1993年的时候,我国的蛇类生物学家吴卯斌就对赤链蛇进行了解剖研究。并于1996年在中国《蛇志》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赤链蛇毒器的发现及离体毒腺的产毒量》的论文。
吴卯斌对赤链蛇进行了解剖,发现了赤链蛇体内“毒器”的存在。
赤链蛇的毒器由毒腺、毒牙和毒管三部分组成,另外还发现了赤链蛇独特的达氏腺毒腺。而达氏腺的发现,也丰富了人们对后毒牙类毒蛇的认识。
之后吴卯斌对赤链蛇进行了取干毒实验,共获得干毒1毫克,其中最小6毫克,最大也才25毫克,平均14.9毫克干毒。
但可惜的是,这次研究并没有测试赤链蛇的毒性如何,而这个文献也没有得到很大的重视和关注。于是在之后国内发布的《中国蛇类》中还是把赤链蛇描述和划分成了无毒蛇类。
此后这个争议就一直存在......
但在2017年,《生物学通报》中的文献里,研究人员又进行了更加详细和全面的赤链蛇毒性测试和毒器解剖研究。
实验中发现,一般毒蛇的毒牙是管牙或者沟牙类型,而赤链蛇的毒牙却是无沟无管类型的,也就是说没有发现可以用来输送毒液的沟状或管状结构。而是由最末端的两枚上领齿的变形而来,因此活动性较差,但也具有一定的穿刺作用。
另外,赤链蛇毒牙的长度也非常短,平均只有大约2-3毫米,加上长在口角内侧上领的后部,所以人们几乎不会被它们用毒牙伤到,即使被毒牙咬到了也很难有效注毒。
之后对赤链蛇的毒性进行一定的实验,实验的小鼠在被注入相同剂量的稀释毒液后,最短的于2小时后死亡,最长的于36小时后死亡。
综上所述,这些实验初步证明了, 赤链蛇的达氏腺毒腺中的提取物还是对小鼠有一定的致死作用, 虽然其半数致死量(LD50)的准确数值还有待进一步测定,但至少证明了赤链蛇确实是一种毒蛇。
结语
即便赤链蛇毒素对人体没有什么大的伤害,但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和防范。尤其是易过敏人群,因为毒蛇的口腔本就含有大量细菌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所以,赤链蛇是属于一种后毒牙毒蛇,即使毒性微弱,而且被注毒的概率极低,仅发生在部分人身上。但它也是毒蛇的一种嘛。大不了,就叫作微微毒蛇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