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卢遮那的相关成语是:阿毗地狱、遮遮掩掩、说时迟,那时快。
毗卢遮那的拼音是:pí lú zhē nà。网友释义是:白若杂纳(bai-ro-tsa-na,旧译“毗卢遮那”,梵文含义为:“遍照光”)是三大译师(lo-tsaa-bargangsum)之一。若杂纳是其中的一个。原先来自尼木县(snye-mordzong)的巴果尔家族(ba-gor),是预试七人之一。辞典修订版是:释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但由于对译名了解的分歧,所以有不同的解释。华严宗和密宗同样认为,毗卢遮那和卢舍那只是音译全称和略称的差别。华严宗以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佛的报身,而密宗以是法身。天台宗和法相宗则将毗卢遮那和卢舍那分开。天台宗以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的法身,卢舍那是报身;法相宗以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佛的百性身,卢舍那是释迦牟尼的受用身。也译作「遍一切处」、「大日」、「卢舍那」、「光明遍照」、「遮那」。
毗卢遮那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友释义 【点此查看毗卢遮那详细内容】
白若杂纳(bai-ro-tsa-na,旧译“毗卢遮那”,梵文含义为:“遍照光”)是三大译师(lo-tsaa-bargangsum)之一。若杂纳是其中的一个。原先来自尼木县(snye-mordzong)的巴果尔家族(ba-gor),是预试七人之一。
二、辞典修订版
释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但由于对译名了解的分歧,所以有不同的解释。华严宗和密宗同样认为,毗卢遮那和卢舍那只是音译全称和略称的差别。华严宗以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佛的报身,而密宗以是法身。天台宗和法相宗则将毗卢遮那和卢舍那分开。天台宗以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的法身,卢舍那是报身;法相宗以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佛的百性身,卢舍那是释迦牟尼的受用身。也译作「遍一切处」、「大日」、「卢舍那」、「光明遍照」、「遮那」。
三、关于毗卢遮那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