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经调解解决后,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如果调解协议有效且一方当事人拒绝或未履行,对方当事人可向申请执行;若不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可通过调解方式变更协议或达成新协议,也可向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
经调解解决的医疗纠纷可以起诉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人民受理申请后,经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申请执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拓展延伸
医疗纠纷调解后的法律救济途径
医疗纠纷调解后,如果当事人对调解结果不满意或调解无法达成一致,仍然存在法律救济途径。一种途径是当事人可以选择起诉,将纠纷提交给司法机关进行审判。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另一种途径是当事人可以选择申请仲裁,将纠纷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仲裁机构将根据仲裁规则和相关法律进行裁决。无论选择起诉还是申请仲裁,当事人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同时,建议当事人在考虑法律救济途径之前,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具体的法律建议和指导,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结语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多样,经调解后仍不满意或无法达成一致的当事人可以选择起诉或申请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将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而仲裁机构将根据仲裁规则和相关法律进行裁决。为确保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建议当事人在选择法律救济途径前咨询专业律师,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章 医疗事故的赔偿 第四十 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师岗位责任、内部监督、投诉处理等制度,加强对医师的管理。
第七条 医师可以依法组织和参加医师协会等有关行业组织、专业学术团体。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