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后的取保候审流程及逮捕情形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机关在3天内决定是否同意。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有故意实施新犯罪、企图逃跑或自杀、干扰证据等行为时,人民可以决定逮捕。复杂案件或严重罪行通常不会取保候审,除非特殊情况。
法律分析
一、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可以保释吗?
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的,满足法定条件的可以保释,保释在我国就是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人民和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机关执行。
二、刑事拘留后取保候审的流程有哪些?
1、申请。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2、审查并做出决定。
机关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在3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3、执行。
机关在执行时,应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
三、取保候审期间可以逮捕嫌疑人的情形有哪些?
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应当决定逮捕:
(一)故意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三)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打击报复、恐吓滋扰被害人、证人、鉴定人、举报人、控告人等的;
(五)经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案,影响审判活动正常进行的;
(六)擅自改变联系方式或者居住地,导致无法传唤,影响审判活动正常进行的;
(七)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影响审判活动正常进行,或者两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
(八)违反规定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从事特定活动,影响审判活动正常进行,或者两次违反有关规定的;
(九)依法应当决定逮捕的其他情形。
在已经被刑事拘留的情况下,只有存在以上情形之一的才可以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如果刑事案件的案情非常复杂或者性质极其恶劣,比如犯罪嫌疑人涉嫌抢劫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办案部门通常不会对嫌疑人取保候审。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的嫌疑人在满足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申请保释,即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流程包括申请、审查并做出决定,以及执行阶段。然而,如果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人故意实施新的犯罪、企图自杀或逃跑、毁灭、伪造证据等情形,人民可以决定逮捕嫌疑人。在复杂案情或严重罪行的情况下,通常不会轻易对嫌疑人提供取保候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九十四条 人民、人民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机关对于经人民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四十六条 人民、人民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由县级以上机关凭人民、人民决定逮捕的法律文书制作逮捕证并立即执行。必要时,可以请人民、人民协助执行。执行逮捕后,应当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机关未能抓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应当将执行情况和未能抓获的原因通知决定逮捕的人民、人民。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逃的,在人民、人民撤销逮捕决定之前,机关应当组织力量继续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十一节 人民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 第一百六十六条 人民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