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增量考核是一种常见的绩效考核方式,但确实存在员工故意压低基准的情况。为了避免员工故意压低基准,管理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设定合理的基准值:在设定同期增量考核的基准值时,要确保基准值是具有挑战性但又是可实现的。过高或过低的基准值都会导致员工故意压低基准的情况发生。
强调绩效目标的重要性:管理者可以通过沟通和培训强调绩效目标的重要性,让员工明白达成绩效目标对于个人和团队的意义,从而激励员工真实努力工作。
引入度考核:除了同期增量考核外,可以引入度考核,如绩效得分、行为表现、客户满意度等,综合考量员工的绩效,减少对同期增量的过度关注。
提供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故意压低基准的员工给予惩罚,以激励员工诚实完成工作任务。
实施监督和反馈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员工的工作进展,并及时给予反馈,对于发现有故意压低基准行为的员工进行指导和纠正。
案例:某公司在同期增量考核中发现,部分员工存在故意压低基准的情况,导致整体绩效评定不公平。经过分析发现,主要是因为基准值设定过高,员工感到压力很大,于是选择故意缩小增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重新设定了更为合理的基准值,并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和沟通,强调绩效目标的重要性。同时,公司还建立了奖惩机制,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故意压低基准的员工进行惩罚。通过这些措施,公司成功避免了员工故意压低基准的情况,提升了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