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智齿有什么作用?

智齿有什么作用?

来源:99网


智齿,亦称第三大臼齿,常被称作智慧齿或立事牙,是位于口腔深处、最靠近喉咙的牙齿。通常在16岁或之后长出,这一时期人类心智相对成熟,因此得名。智齿的生长时间因人而异,有的人在20岁前长出,有的人则在40、50岁左右,还有的人终生不长,均属于正常现象。并非所有人都会长出四颗智齿,有些人可能只长1至2颗,也有可能智齿只长到一半就停止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智齿阻生。从门牙牙缝开始,向内数第八颗牙即为智齿。
智齿的退化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首先,人类从猿进化过程中,下颚体积变小,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智齿;其次,可能与古代人类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关,那时牙齿脱落是常态,智齿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而现代人由于口腔卫生习惯的改善,智齿往往变得多余。由于缺乏生长空间,智齿生长时常会引起疼痛,且位置和方向易发生异常。大多数人的智齿没有咀嚼功能,也没有对咬牙。因此,智齿通常被视为一种痕迹器官。
智齿的特殊位置给其清洁和治疗带来诸多问题,常引起的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炎和牙髓炎。由于智齿位于口腔深处,日常刷牙难以清洁,易导致蛀牙。智齿也可能因萌发空间不足而引起胀痛,还会侵犯邻牙,造成牙疼。有时智齿过度萌发,影响咬合;有时则萌发不足,成为阻生齿,引起牙列不齐、冠周间隙感染和张口困难。智齿对相邻的第二磨牙有重要影响,由于智齿前倾阻生,易导致食物嵌塞,进而引起第二磨牙的龋坏和牙髓炎,甚至影响第二磨牙的寿命。
鉴于智齿可能引发的疾病,大部分专业人士建议拔除智齿以防后患。然而,也有人的智齿并未给他们带来困扰,这部分取决于个体生理结构。智齿生长的位置与三叉神经的一个分支相邻,处理不当可能影响口腔内感觉甚至视觉。成年人的下颚骨和智齿牙根已定型,智齿拔除手术存在一定风险。糖尿病、心脏病等患者在拔除过程中可能引起并发症,需谨慎对待。
智齿通常有3至4个牙根,生长位置不利于操作,拔除时通常需要敲碎牙冠,分割后取出。由于麻药的使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但患者需要心理适应。有时智齿露出牙冠较少,拔除时可能需要切开牙床取出,术后可能会有疼痛。详情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