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申请民事诉讼和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合并审理?

如何申请民事诉讼和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合并审理?

来源:99网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可以和民事诉讼合并处理。根据最高人民《关于人民刑事案件中严格执法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二条规定:“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申请参加刑事诉讼的,应当告知其在刑事判决中申请民事赔偿权的期限和方式,可以向人民提出民事诉讼,也可以在刑事判决中申请附带民事赔偿。”因此,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可以申请附带民事赔偿。如果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已经申请附带民事赔偿,在判决时就会一并作出民事赔偿的决定,即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法律依据:1.最高人民《关于人民刑事案件中严格执法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二条规定:“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申请参加刑事诉讼的,应当告知其在刑事判决中申请民事赔偿权的期限和方式,可以向人民提出民事诉讼,也可以在刑事判决中申请附带民事赔偿。”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判决书应当包括:(七)被告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在诉讼中申请附带民事赔偿的,人民应当在判决书中作出裁定或者判决。”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第五十六条 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提起诉讼。人民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

第3种观点: 一.答辩受理公诉案件起诉书和附带民事诉讼状,应当同时将刑事和民事诉状送达被告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还应当把诉状副本送达他的代理人。通知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准备答辩,但没有十五天答辩期的规定。在刑事案件开庭时口头答辩即可。二.庭前调解刑事案件开庭前可以先对附带民事诉讼进行调解。刑事调解不一定双方当事人见面,由法官分别找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谈话,力争在刑事案件开庭前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协议达成后,由制作调解书。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即生效。开庭时不再受理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协议当时履行完毕的,记入笔录,也可以不制作调解书。调解不成的,通过审判解决。三.审理的合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案件由同一个法庭一并审理。个别情况,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四.两种审判程序的协调附带民事诉讼以被告人构成犯罪为前提。所以,以“先刑后民”为原则,减少重复劳动。1.开庭准备阶段以次查明公诉人、辩护人、刑事被告人、刑事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宣布刑事案件案由、附带民事诉讼案由,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告知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2.法庭调查阶段公诉人宣读刑事案件起诉书。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宣读民事起诉书。公诉人、被害人、被害人先后就刑事案件向被告人发问。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代理人就附带民事问题向被告人发问。法庭宣读证据,先后宣读刑事犯罪证据和附带民事诉讼的证据。3.法庭辩论阶段公诉人发表控诉意见。被害人发表控诉意见。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代理人发言。刑事被告人陈述和辩解。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代理人答辩。双方对民事问题辩论后,再就民事问题辩论。4.最后陈述阶段刑事被告人做最后陈述。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发表最后意见。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发表最后意见。附带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有调解意向的,还可以再次调解。五.评议判决刑事案件与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一并评议,一并判决。如刑事案件判决无罪,附带民事诉讼仍由改审判组织做出判决。六.撤诉附带民事诉讼审结前,原告人要求撤诉的,应当允许。不再继续审理和判决。但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人民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不能撤诉。七.对判决不服刑事被告人对一审判决刑事部分不服,可以在十日内提出上诉。公诉人对一审判决刑事部分不服,可以在十日内提出上诉。被害人对一审判决刑事部分不服,五日内可以要求抗诉,但不能以自己名义上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对一审判决刑事部分无权上诉,对民事部分不服十日内可以上诉。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对一审判决民事部分不服,十日内可以上诉。八.二审1.对刑事部分抗诉、被告人对刑事部分上诉的,二审对刑事部分、民事部分一并审理。2.当事人对附带民事部分上诉的,对刑事部分无约束力。二审只对民事部分再审。3.二审审理民事部分,发现刑事部分判决错误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