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9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厂家是否应该为产品问题承担责任?

厂家是否应该为产品问题承担责任?

来源:99网
第1种观点: 《产品质量法》第43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一、产品侵权责任如何赔偿?(一)什么是产品侵权责任?所谓产品侵权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因产品存在缺陷而造成的死亡、人身伤害和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及其他损失时,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二)产品侵权的赔偿义务主体有哪些?这里涉及到赔偿义务主体的问题。从我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产品质量纠纷的赔偿义务主体不仅仅只有生产者、销售者,如果是运输者、仓储者造成产品的缺陷,那么运输者、仓储者也应是赔偿义务的主体。但是,应当注意的是,两种赔偿义务主体是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前两者适用产品质量侵权赔偿关系,后两者则是该侵权赔偿责任由生产者、销售者承担以后的另一种求偿关系,这是一种运输者、仓储者与生产者之间的违约责任。对于产品侵权责任来讲,其赔偿义务主体一般为生产者和销售者。因此,“受害人并不直接向仓储者、运输者请求赔偿,而是在销售者、生产者在承担了赔偿责任以后,对产品负有责任的运输者、仓储者有义务赔偿销售者、生产者的损失。”产品侵权是特殊侵权,其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跟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有所区别。前文已然说明,根据我国法律,产品侵权责任的赔偿义务有两种,一是生产者,一是销售者。对于这两种赔偿义务主体而言,其对受害者进行赔偿之后,赔偿者就可以适用过错原则再进行责任的追究。二、被侵权人的损害赔偿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生产者与销售者内部可以达成赔偿协议,但是不对外产生效力,无论是销售者还是生产者,当其负责的商品构成侵权的时候,对外同意承担全部责任,其内部责任的划分可以依据销售者的过错及其对产品缺陷形成的原因力即为划定销售者与生产者之间有关责任范围。销售者与生产者之间的追偿关系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销售者向生产者追偿。这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1)销售者已经向被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2)该产品缺陷之形成原因在于生产者,而非因销售者自己过错行为所致。2、生产者向销售者追偿。这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1)生产者已经向被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2)该产品缺陷之形成是由于销售者的过错行为所致。三、质量问题投诉哪个部门质量问题投诉可以找以下部门下: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到当地的市场监督局管理局进行投诉;2、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市质量管理工作;3、消费者协会,消费者可以选择到消费者保护协会等法律授权的组织进行投诉;4、企业主管部门,可以向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主管部门投诉;5、商检部门,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6、人民。产品质量问题赔偿标准如下:1、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最高可以获得原产品价格的十倍赔偿;2、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3、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4、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5、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第2种观点: 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有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产品出现瑕疵员工是没有赔偿责任的,产品瑕疵造成消费者利益受损的,由产品的经营者或者生产者承担责任,但生产、经营者已经告知产品瑕疵,并且瑕疵不违反强制性规定的除外。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怎样管理工厂产品质量?1、工厂提高产品质量,首先要在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好的工艺流程,同时注意设备,维护维修,加强员工的标准化建设,以及实施质量管理管控。2、工厂提高产品质量,首先要制定良好的质量工作目标,并且在工作中加强质量检测,做好首件检测过程检验原材料检测以及出入库检验等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第四十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第3种观点: 产品出问题经销商和厂家都需要负责,可以起诉要求赔偿。起诉经销商和厂家的方法如下:1、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2、原告向起诉应提交材料,具体如下:(1)起诉书;(2)证据材料;(3)原告身份证以及证明被告的资料;(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5)如委托律师诉讼的,则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律师事务所接收委托的证明、函件和律师证复印件;3、当事人向提交书证;4、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5、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6、案件由排期开庭。起诉举证责任分配的法律规定如下:1、当事人向人民起诉或者应诉时,可提交证据复制件或复制品,但在交换证据和开庭审理时必须携带证据原件或者原物,以供质证;2、当事人向人民提供的证据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或者在、澳门、地区形成的,应根据相关规定履行相关证明手续;3、当事人向人民提供外文书证或者外文说明资料,应当附有中文译本;4、当事人应当对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并装订成册,在证据清单上对证据材料名称、份数、页数及其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并签名或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同时依照对该方当事人人数提出证据材料副本。综上所述,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申请起诉,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会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人民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