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储蓄的增加会影响消费,从国民收入模型的等式中看出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长期储蓄的增加会使得信贷资金增加,利率下降,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负担,从而刺激投资。
影响储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比例。存款利率低,通货膨胀率高,那么把钱存在银行就会亏本。因此,如果把钱存在银行本身就在贬值,这样消费者就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而是把钱拿去进行投资。其实这也就是国家调低银行利率的最主要的目的。
其次就是金融市场的繁荣程度。从目前我国的基本情况来说,就可以直接说成股市的走势。在前几年,股市萧条,人们都怕进入到股市,而对于广大的群众来说,那时的信托正处于规范期,国债的数量又有限,保险都怕被保险公司骗,唯一熟悉点的投资渠道就只有股票市场了。所以大家都把钱存进了银行。今年开始,股改作为概念带动了整个股票市场,人们看到牛市来了,就纷纷又把钱从银行中取出来投入到股市。其他影响储蓄倾向的因素还有很多的,但是其影响是相当有限,所以可以忽略不计。储蓄率是稳定状态资本存量的关键因素,如果储蓄高的话,则经济资本存量高,相应的产出水平也高。
储蓄指的是每个人或者是家庭,把节约的钱存入到银行的经济活动。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者是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是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又叫做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是信用机构的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发展储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可以聚集经济建设资金,稳定市场的物价,调节货币的流通,引导消费,帮助群众安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