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才尽的国语辞典是:比喻文思枯竭,无法再创佳句。参见「江郎才尽」条。江淹才尽[jiāngyāncáijìn]⒈比喻文思枯竭,无法再创佳句。参见「江郎才尽」条。引《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此老下笔数千言,不由思索。三年后,也就不同了。正是江淹才尽,两句诗不曾终韵。」成语解释江淹才尽。
江淹才尽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汉语大词典 【点此查看江淹才尽详细内容】
南朝梁江淹,少有文名,世称江郎。晚年诗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后来常用“江淹才尽”比喻才思衰退。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元刘埙《隐居通议·礼乐》:“愚乃志气日惰,几于进寸而退尺,尝自笑曰:‘岂江淹才尽邪!’”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三:“今世士惟务作诗,而不喜涉学,逮世故日胶,性灵日退,遂皆有江淹才尽之诮矣。”清黄景仁《送余伯扶之太原序》:“嗟乎!君苗砚焚,江淹才尽,壮志已消乎十载,虚名谁托乎千秋?”
二、辞典修订版
比喻文思枯竭,无法再创佳句。参见「江郎才尽」条。《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此老下笔数千言,不由思索。三年后,也就不同了。正是江淹才尽,两句诗不曾终韵。」
三、成语词典版
01.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齐光禄江淹》:「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此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源)02.《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此老下笔数千言,不由思索。三年后,也就不同了。正是江淹才尽,两句诗不曾终韵。」
四、其他释义
南朝梁江淹,少有文名,世称江郎。晚年诗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后来常用于比喻才思衰退。
五、关于江淹才尽的词语
江淹才尽 才尽江淹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淹淹 淹淹一息 淹淹缠缠
六、关于江淹才尽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99spj.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